close
一篇與你分享的文章...

給孩子一個手套
曾文誠
08-20 13:53


--------------------------------------------------------------------------------

2002年8月3日中午十二點二十分,對於一般人毫無意義的時刻,但對我,僅僅只對我曾文誠一個人卻是別具意義,這一天這一刻我幫兒子買了一個手套。


如果你未婚,沒有孩子,請試著接受我的激動,如果你結了婚,有了小孩,那讓我帶你一起感受這份你也能體會的父子情。


那一天我帶著孩子上反斗城去選手套,因為只有那裡賣的合成手套最適合他,一般體育用品社賣的手套對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似乎是太重也嫌太大了些。我先帶著他慢慢的沿著反斗城的每一櫃每一位置仔細的找仔細的看,我的心情就像是挖寶一樣,雖然沒有藏寶圖,但我們還是看到我們的寶貝,它們就靜靜地排成一排在那裡等著我們這對父子。


我挑了其中一個之後說:「你戴戴看!」然後他就把他那五支小指頭放進了手套中,雖然有點辛苦,但還是放進去了,接著就說:「可以。」我還是試著以這一行專家,而不是父親的身份對他說:「那你把手套左右轉一轉看會不會不舒服。」他動了動說不會。


我又要求他比畫了兩下,要徹底了解這個手套倒底適不適合他,一只四百多塊的手套我慎重的態度比買一台賓士車恐怕有過之而不及。好了,看起來是沒什麼問題了,我帶著很爽快(也不知爽什麼,但就是很爽)的心情離開了反斗城。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本壘的方向,談的是四十七歲老爸自願擔任七歲兒子棒球隊教練的故事,這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書,書中有段話說「全美國成年男子,能夠說和自己父親沒接過球的可說是少之又少。」我們是台灣不是美國,這塊島上的實際情況是和父親接過棒球的是少之又少,但我是其中的例外,雖然和父親相處的時間不多,但我和他接過球,一輩子難忘的感覺,很難具體說那種感覺,只知道彷彿只接一兩球就可以把父子倆緊緊相連一般。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二十五歲?三十歲?不知道,總之從某段時間開始我告訴自已只要讓我和孩子各戴著手套在公園接棒球,即使只接一球,我死也甘願,這是真的。

而這一天似乎比我想像來得要早,或許是常年因為棒球工作關係而離家,孩子早有爸爸因為棒球沒有回家的感覺,所以對於這個運動也難有好感起來,甚至我都覺得他對棒球有點排斥感,但今天居然會主動要求我帶他去買手套,這怎麼不令人興喜。


那天買完手套的下午我們就到河邊公園去接球了,老實說以七歲孩子的標準,他的個頭超過同年齡許多,但身體的協調性顯然落後不少,尤其丟球的動作,但這有什麼關係,他只是一個七歲孩子,更何況他願意打棒球了,他丟給我接,他完成了我最大的心願,今年我的兒子送給我一個最棒的父親節禮物。


memo:剛剛看這篇文章的同時,腦海回想過去小時候的畫面,發現我跟老爸竟然也有一起丟球的經驗,而且不止打球也曾一起去球場看球,真要說起來還是老爸帶我進入棒球的世界的,剎時我覺得心中充滿了感激,這些過去不曉得對我現今的人格發展有沒有絕對的影響,但是現在對我而言,那卻是永遠磨滅不去且值得珍藏的記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ws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